您好,欢迎访问Beat365·(中国)正版唯一官网-App下载!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Beat365·(中国)正版唯一官网-App下载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13800000000

Beat365预制菜:万亿赛道“四有新人”谁能胜出?

发布时间:2024-03-06 14:34:37人气:

  Beat365预制菜:万亿赛道“四有新人”谁能胜出?当前,预制菜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上下游企业扎堆布局,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在新兴的万亿赛道上,唯恐屈居人后。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有可能成功出圈?在喧嚣热闹的背后,作为资本方与项目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日,艾格资本的资深投资人老贾撰写了《预制菜赛道杂谈》一文,希望与业界共同探讨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之路。

  初识预制菜是在2018年初,彼时还没形成“预制菜”这样一个主流称呼,提及更多的是“成品菜”、“半成品菜”、“调理包”之类的名称。

  那时候每次与谙熟餐饮业的投资人聊天,大家挂在嘴边的必然有三个词: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老贾认为,把世间各种个性美食翻译成标准化生产语言进行工业化生产是预制菜的一大魅力。所以每每看到常用的预制菜定义——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通过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与辅料的调试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就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老贾认为,预制菜的定义应该添加工业化和商品化的要素,即: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通过工业化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与辅料的调试而成的用于销售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这样可能更合理些。

  业界公认最早的预制菜出现在美国,1920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使得速冻食品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到二战后,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受到大众喜爱,开启了美国预制菜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1950年至1970年,随着餐饮需求增加,尤其是美式连锁快餐巨头一骑绝尘,倒逼了食材标准化,为预制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当时预制菜每年增速能达到10%。

  在日本,1964年东京奥运会选手村食堂提供各种冷冻加工食品,受到运动员的好评。1965年,日本电冰箱普及率超过50%,为预制菜在家庭端爆发打下设施基础。1976年至1995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商业用地价格暴涨,餐饮现场成本压力骤增,B端外食行业扩容。1976年,日本外食餐饮规模增速达17.48%,餐企标准化、连锁化发展以及降本提效需求加大。

  简单梳理美日两国的预制菜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预制菜的发展离不开三个核心要素:冷链物流的发展、餐饮连锁业的扩张、在家做饭意(能)愿(力)的降低。

  食材是菜肴的基础,不少预制菜企业是依托于食材发展起来的。例如福建圣农依托白羽肉鸡发展预制菜产品,而山东占据我国白羽肉鸡的将近半壁江山,当地以鸡肉为原料的预制菜企业也非常多。对于投资人来讲,预制菜原料直接关系到菜式和供应链,是预制菜领域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从原料的角度,预制菜大概可以分为:猪肉类预制菜、牛肉类预制菜、羊肉类预制菜、禽肉类预制菜、水产海鲜预制菜、菌蔬类预制菜、米面点预制菜等。

  而依据对原料加工的深浅程度以及食用的方便性,预制菜被分为“3R”,即:即食食品(Ready to Eat)、即热食品(Ready to Heat)、即烹食品(Ready to Cook),因此预制菜也被称为“3R菜”。后来又有人把即配食品(Ready to Match)加了进来,但其中缺少了调制过程,跟预制菜的定义相距略远。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餐饮业规模多年来增长比较稳定,但2020年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下降,2021年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达到46895亿元的规模。根据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预测,中国餐饮业规模有望在2024年超过70000亿元。

  2018年,老贾所了解到的食材成本大概占餐饮收入的25%-30%,但根据近期沙利文分享的一组数据,食材成本已经上升到了38%左右,这几年菜价上涨可见一斑。

  如果市场是100%的渗透率,餐饮收入按照4.69万亿、食材占30%来计算,那么得出的结果是1.41万亿;家庭餐饮场景应该是超过社会餐饮消费场景的,这样算下来预制菜赛道理论上是肯定有机会达到万亿市场规模的。至于什么时候达到,疫情之下,实难预判!

  问过一个做预制菜创业的朋友,他们的线上客户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是哪一类?答案竟然是:银发族群。后来京东在《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中“2019-2021年银发族预制菜的购买数量增长190%”印证了这个朋友的答案。

  对预制菜的C端需求,不独是“宅”“懒”“快”的专利,一人户、老龄族等也是预制菜需求的重要群体。在我国这些群体是逐步扩大的趋势。

  而对于B端(本文所讲的B端均指餐饮客户,不包括批发商),圈子里都知道西贝等餐饮企业要做预制菜,为什么?因为没有预制菜,连锁餐饮就很难解决菜品口味的一致性问题,更何况还有环保、人员管理等等问题,预制菜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实在是铁铁的需求!同样基于沙利文数据,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带来了人工、能源等费用的降低,可为企业增加7%的利润(食材成本占比很高、人工成本低的企业不适用)。

  2022年1月4日国联水产因为一份发展预制菜的定增公告而引发了当日20cm的涨停,其后短短9个交易日,股价翻倍。预制菜开始在二级市场大火,然后是地方政府推动的一波预制菜热潮,由此启了预制菜赛道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第一象限叫“有需要的”,前面说过,预制菜是餐饮尤其是大型连锁餐饮老板的好帮手,很多餐饮企业对预制菜是刚需。根据《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乡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第二象限叫“有原料的”,前面讲过,菜肴无他,唯食材与调料尔。像圣农、国联水产、唐人神等企业,以前的主业是养殖,产品都是食材原料,他们天然会有向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熨平行业周期波动的需求和动力。在同花顺里搜“预制菜”概念,选出78家企业,基本上除了“有需要的”就是“有原料的”。

  第三象限叫“有钱烧的”,当然这是一种玩笑的提法,具体就是指那些在产业资源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但创始团队有想法、也能不断融到资的项目Beat365,这种最复杂,里面2C的居多,也有部分2B企业Beat365,有水面以上的,也有水面以下的。

  第四象限叫“有渠道的”,有些大的平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他们愿意孵化或深度绑定一些预制菜项目或者品牌,像盒马投资纽澜地,就是属于这一种。

  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合格考试,那么“乡村振兴”就应该定义为一场高分考试,二者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很多地方面临着不好找到有效抓手的问题。以前地方发展农业产业,会引入种养殖企业,这些企业能够解决一些就业,但也耗费资源;能够增加经济体量,但却很少交税,不够完美。直到预制菜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预制菜的上游是初级农副产品,中间是工业化加工生产,下游链接消费,“农头工尾”的特征明显,围绕它能够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地方政府喜欢!于是乎我们看到,在预制菜赛道火热的这半年,很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我的几个分属不同机构的朋友,都在跟地方政府接洽设立预制菜基金,有的已经落地。

  预制菜赛道的需求侧、供给侧和政策需求实现了共振,就像天雷勾动了地火,又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激起了资本无数。

  上图中列的都是上市公司,可见从南到北,由东及西,进军预制菜者遍布全国。他们既是产业方,也是资本方。

  各地纷纷成立预制菜基金,6月初老贾在网上搜到的报道有——肇庆10亿、潍坊10亿、河南2亿、青岛5亿、淄博20亿,合计47亿规模,后来没有再跟踪,但按照冰山原理,浮出水面的部分与水面以下的比例大概是1:9,可以推算出,可能有将近500亿的资金在准备进入这个赛道。

  参照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4196亿元。假定全赛道都有投资价值,今年都会融资一轮释放10%的股份,项目按照1倍PS来估值,则市场正常可匹配的资金规模是420亿元。当然全赛道都有投资价值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有前30%—40%的企业有投资价值(根据相关报道数据,2020年中国预制菜行业CR10仅为13.6%,平均每家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不足1.5%,所以我们暂时认为腰部以上企业数量跟市场规模是1:1匹配),则市场上的资金大概是股权融资需求的2.5-3倍。

  上面这段推演虽基于很多假设,定量研究并不足据,但定性研究略可窥豹。总之,这么多资金杀进预制菜赛道,一定会推高头部企业估值。所以在此建议项目方,在融资的时候还是不要唯估值论,尽量找不但在资金上能给予帮助同时在业务等其他方面也能带来资源的资金方;同时,也建议投资方,估值上尽量不要揠苗助长,产业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过程,项目不一定有我们预期的增长速度。

  上图为预制菜赛道的产业生态图,在产中的部分把“供应链”和“研发”特别标了出来,因为老贾认为这两个要素是预制菜企业在产业层面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

  供应链优势是指企业对上游原料的把控力、整合能力和议价能力,代表了成本和效率优势。万法归宗,所有的商业活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利润=收入-成本”。兵法有云:“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成本为我,收入为敌,在相同收入环境下,有供应链优势更易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供应链是外功,那么研发就是内功了。所有产业发展基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供不应求时的产品为王、供求平衡时的渠道为王、供过于求时的创新为王。如果没有过高要求的话,预制菜生产的门槛很低,产品为王的时代可能在很多企业机器刚调试好时就已经过去了,渠道为王时代虽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终究和企业自身匹配的渠道也就那么几种,在关系兜兜转转间也会很快饱和,最终决胜的还是靠研发,靠创新。

  前面讲到了预制菜赛道的“四有新人”,在这里面,每一个象限里的企业都有跑出来的机会,但相对来说,老贾更看好“有原料的”,因为“有原料的”既不像“有需要的”那样有着明显的餐饮基因烙印,又不像“有渠道的”那样与某一个渠道平台绑定太深,其自身往往具备某部分供应链优势,比“有钱烧的”更容易做大收入规模。因此,他们中间将来更可能跑出B+C都成功的企业。

  曾经粗略看过Sysco的成长历史,可以称为一部并购史,平均每年发生2起以上并购。在预制菜领域将来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预制菜品类繁多、下游需求复杂,所有预制菜公司都会存在自身能力边界,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单纯靠自身全覆盖、全满足,当企业达到自身能力边界后要想更好发展,并购几乎是唯一途径。

  产业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因你我喜恶而改变。预制菜赛道就像一条河流,一定是东流入海,不会半途干涸,至于中途是不是有九曲十八弯,疫情当下,实难预测。每一家预制菜企业就像河流中的水滴,其命运如何,当有迹可循,定是中途消散者居多。在各地纷纷建设产能之际,如何销售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当淘金者蔚然成风,卖牛仔裤、卖铲子、卖水者反而可能更先发财。看看三元生物、宝立食品、恒鑫科技等一众“卖水者”,老贾不禁在想,预制菜赛道的“卖水者”是不是应该也有机会呢?

  艾格农业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农业食品领域专业咨询及投融资服务机构,通过23年的数据和经验积累,致力于为政府、企业Beat365、机构等客户提供顶层设计、产业研究、市场调研、战略咨询及投融资专业服务。旗下艾格资本已成立8只基金,发掘具有成长潜力的涉农企业,完成引导性直接投资20亿元,融资服务金额超50亿元,多个投资项目已成功上市。

  以独立、客观、前瞻的视角为大农业提供战略咨询、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会议会展、PE投资、财务顾问等服务

推荐资讯